優活健康網  20121223 下午2:00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東方人最常見的肥胖類型是下半身肥胖,也就是「西洋梨」體型,這通常和飲食習慣有關。但也因此,許多女性朋友非常在意下半身體態,但是往往覺得下半身過於肥胖,據坊間傳言,下半身肥胖是因為骨盆歪掉,讓許多女性朋友很擔憂。


對此,中醫師陳峙嘉在書中指出,甜食、飲料、零食,這類食物,也會演變成「痰濕體質」,身體變沉重、腳腫,因水會往下流,所以過多的濕氣會往下堆積,變成下半身肥胖。有人瘦瘦的,但就是髖骨突出,檢查後才發現是股骨大轉子整個往外突。這類型的人體重通常並不重,但看起來臀部寬廣,其實他們只要改掉蹺腳或盤坐習慣,再經過整骨就有救。


另外,中醫師羅珮琳也補充表示,下半身肥胖跟骨盆歪掉,沒有絕對的關聯,基因決定脂肪分布的位置,不見得下半身肥胖的人,骨盆一定歪掉,也不是所有骨盆歪掉的人,下半身就一定比別人大。不過的確有些人下半身越來越胖,是因為骨盆歪掉,脂肪開始堆積所造成。如果希望下半身看起來小一點,可以努力進行縮小骨盆的運動。


羅醫師進一步說明,決定骨盆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遺傳」,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的骨盆稍微寬些,另一決定因素,是「長期姿勢不良」,如許多人經常無意識地蹺腳,骨盆就會慢慢變開。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姿勢不對,久之大腿骨越來越開,骨盆也隨之變大。且骨盆位置正不正,關係著健康,不良的姿勢造成骨盆歪斜變形,會讓內臟運作不良,進而影響氣血循環與健康。


因此,中醫認為,瘦不下來和氣血虛很有關聯。女性朋友若希望瘦得健康,最好矯正壞姿勢,讓骨盆回到正常的位置。


 


方銀漢醫師評論:


  下半身肥胖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肥胖類型,也是最難解決的肥胖問題,因為大多數人對於自己到底是下半身肥胖還是下半身粗壯根本分不清楚,自然就無法針對問題來處理,那麼到底胖跟壯有何差別呢?回到本質來說,所謂的肥胖,其定義就是體脂肪過高,而下半身肥胖就是體脂肪堆積在小腹、臀部以及大腿等部位;至於下半身粗壯,通常是因為局部肌肉發達、姿勢不良或者是骨盆位置不良所導致。另外,也可以透過專業人員的檢查以及專門儀器,來檢測出局部的脂肪分布,以便判斷肥胖的程度。


  針對下半身肥胖,唯有透過飲食控制、適當運動以及輔助藥物的幫助之下,才有辦法降低體脂肪、解決肥胖問題,而整骨並沒有多大幫助,頂多就是新聞中所說的『下半身看起來小一點』而已;至於下半身粗壯的人,透過整骨以及姿勢調整的確是可以幫助修飾局部線條,但是整骨是屬於專業醫療行為,建議在有專業證照之處執行,才有保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柏丹生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